李陵台约应奉冯昂霄同赋

· 陈孚
落日悲笳鸣,阴风起千嶂。 何处见长安,夜夜倚天望。 臣家羽林中,三世汉飞将。 尚想甘泉宫,虎贲拥仙仗。 臣岂负朝廷,忠义夙所尚。 横天青茫茫,万里隔亭障。 可望不可到,血泪堕汪漾。 空有台上石,至今尚西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ā):古代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 (zhàng):高耸直立的山峰。
  • 羽林:古代皇家禁卫军。
  • 虎贲(hǔ bēn):古代皇帝的卫士。
  • 仙仗:皇帝的仪仗。
  • (sù):向来,一直。
  • 亭障:古代边塞的防御工事。
  • 汪漾(wāng yàng):水波荡漾的样子,这里比喻泪水。

翻译

落日时分,悲凉的笳声响起,阴风在千山万峰间呼啸。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夜夜仰望星空,心中思念着长安。我的家族世代在羽林军中,三代都是汉朝的飞将军。我仍然怀念着甘泉宫,那里有虎贲卫士守护着皇帝的仪仗。我怎会背叛朝廷,忠义一直是我所崇尚的。眼前是横亘天际的青茫茫一片,万里之外,是那遥远的边塞亭障。我只能遥望而无法到达,血泪如汪洋般涌出。至今,那台上的石头依旧朝向西方,仿佛在诉说着未了的忠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落日、悲笳、阴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凄凉的氛围。诗人以家族的荣耀和个人的忠诚为背景,表达了对朝廷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诗中的“夜夜倚天望”和“血泪堕汪漾”等句,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乡的眷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