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邕州昆崙关
昨日过大林关,酸烟毒雾山复山。今日过昆崙关,寒泉怒泻声潺潺。
道傍榕树齐如织,千柯万叶岩崖间。怪藤倒悬一百尺,霜雪不剥皮坚顽。
势如蛟螭夭矫下绝壑,驻马侧视不敢攀。老虺忽何来,眼闪电光尾弯弯。
山童惊颤发卓竖,劝我急勒金鞍还。因思狄天使,貔貅夜度摧狂蛮。
上元灯火杳何处,至今野烧痕斓斑。我虽一书生,袖有青丝纶。
誓将报天子,肯避路险艰。邕州南征士三万,铁甲未解寒痌瘝。
我身七尺不能勇,金符正尔羞苍颜。铁鞭一挥出关去,孔雀飞下沧江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林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昆崙关:地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
- 潺潺:(chán chán) 形容水声。
- 柯:树枝。
- 蛟螭:古代传说中的龙类生物。
- 夭矫:形容弯曲的样子。
- 老虺:古代传说中的蛇类生物。
- 卓竖:直立。
- 勒:拉紧(缰绳)。
-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
- 杳:深远,不见踪影。
- 野烧:野火。
- 青丝纶:古代官员的腰带,这里指代官员身份。
- 痌瘝:(tōng guān) 病痛。
- 金符:古代官员的印信。
- 苍颜:苍老的面容。
翻译
昨天经过大林关,山连山都是酸烟毒雾。今天经过昆崙关,寒泉急流发出潺潺声。 路旁的榕树密集如织,千万枝叶遍布岩崖之间。奇怪的藤条倒挂一百尺,霜雪不能剥去其坚硬的皮。 形状像蛟龙弯曲下到深谷,我驻马侧视不敢攀爬。突然出现一条老蛇,眼中闪着电光,尾巴弯曲。 山中的孩子惊恐地直立,劝我赶紧拉紧马缰返回。因此想起狄天使,勇猛的军队夜晚渡过,摧毁了狂蛮。 上元节的灯火不知在何处,至今野外烧痕斑斑。我虽是一名书生,袖中藏有青丝纶。 誓要报效天子,岂肯因路途艰险而退缩。邕州南征的士兵有三万,铁甲未解,寒冷与病痛。 我身长七尺却不够勇猛,佩戴金符正羞愧于苍老的面容。铁鞭一挥,我出关而去,孔雀飞下沧江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经过邕州昆崙关的艰险旅途,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所见景象,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与旅途的艰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酸烟毒雾、寒泉怒泻、怪藤倒悬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险峻的山川画卷。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的报国之志与不畏艰难的决心,体现了其坚定的意志与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