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车行
北方毡车千万两,健牛服力骆驼壮。
清晨排作雁阵行,落日分屯夹毡帐。
辙分古道辨东西,白雪黄云不可迷。
后人迤?循旧迹,那知创自轩辕时。
两轮奔奔如日月,经年轣辘何时歇。
辗教沙草绿还枯,几过河冰冻仍裂。
江南野客惯乘舟,北来只梦烟波秋。
于今天下皆王土,欲得回辕到彼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毡车:用毡子覆盖的车,多用于北方寒冷地区。
- 千万两:形容数量极多。
- 服力:指牛用力拉车。
- 骆驼壮:指骆驼强壮。
- 雁阵行:像雁群飞行的队形。
- 夹毡帐:指毡车周围搭起的帐篷。
- 辙分:车轮痕迹分开。
- 辨东西:辨别方向。
- 白雪黄云:形容北方的自然景色。
- 迤?(yǐ lǐ):曲折连绵的样子。
- 循旧迹:沿着旧有的路线。
- 轩辕:即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 奔奔:形容车轮快速转动。
- 轣辘(lì lù):车轮滚动的声音。
- 沙草:沙漠中的草。
- 河冰:河流结的冰。
- 江南野客:指作者自己,江南的游子。
- 惯乘舟:习惯于乘船。
- 只梦烟波秋:只能在梦中回忆江南的烟波秋色。
- 回辕:调转车头,指返回。
翻译
北方有成千上万的毡车,健壮的牛用力拉车,骆驼也显得强壮。清晨时分,这些车辆排列成像雁群飞行的队形出发,傍晚时分,它们分散停驻,周围搭起了毡帐。车轮的痕迹在古老的道路上分开,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即使在白雪和黄云的笼罩下也不会迷路。后来的人们沿着这些旧有的路线前行,却不知道这些路线最初是由轩辕黄帝时期开创的。两轮的车子像日月一样不停地奔走,一年到头车轮轣辘轣辘地响,不知何时才能停歇。它们经过的地方,沙草绿了又枯,几度经过河流,冰冻了又裂。我这个江南的游子习惯于乘船,北来后只能在梦中回忆江南的烟波秋色。如今整个天下都是王土,我希望能调转车头,回到江南去游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北方毡车的壮观景象,通过对比江南与北方的交通工具和自然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毡车千万两”、“健牛服力骆驼壮”等,展现了北方草原的辽阔和毡车的繁忙。同时,通过“江南野客惯乘舟”与“只梦烟波秋”的对比,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