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竹房为王御史题

海天冥冥同一色,雪花坠地大如席。 大凶奰屃号长风,片片吹落淇园中。 淇园之中何所有,琅玕个个青茏葱。 琅玕白雪两相敌,万籁无声昼岑寂。 孤鸾独鹤手可招,玉龙翠虬寒不蛰。 此时独有高洁人,爱此潇洒来相亲。 手携神仙绿玉杖,行随玉树歌阳春。 岁寒之节世□识,挺挺长身抱虚直。 会待金乌出旸谷,环佩锵铿弄苍玉。 始知不与雪俱消,要与人间洗尘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天冥冥同一色:海天一色,形容海与天相接,颜色相同。
  • 雪花坠地大如席:形容雪花大而密集,像席子一样覆盖地面。
  • 大凶奰屃号长风:奰屃(bì xì),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形容风势猛烈。
  • 片片吹落淇园中:淇园,古代著名的园林,这里泛指美丽的园林。
  • 琅玕个个青茏葱:琅玕(láng gān),指美玉或竹子,这里指竹子;青茏葱,形容竹子青翠茂盛。
  • 万籁无声昼岑寂:万籁,指各种声音;岑寂,形容非常寂静。
  • 孤鸾独鹤手可招:形容环境清幽,可以招来孤傲的鸟类。
  • 玉龙翠虬寒不蛰:玉龙翠虬,形容冰冷的龙形物;蛰,指动物冬眠。
  • 此时独有高洁人:高洁人,指品德高尚的人。
  • 爱此潇洒来相亲:潇洒,形容自然大方,不拘束;相亲,指亲近。
  • 手携神仙绿玉杖:绿玉杖,传说中神仙使用的杖。
  • 行随玉树歌阳春:玉树,指美丽的树;阳春,指温暖的春天。
  • 岁寒之节世□识:岁寒,指严冬;节,节气;世□识,指世人所知。
  • 挺挺长身抱虚直:形容人直立挺拔,心怀坦荡。
  • 会待金乌出旸谷:金乌,指太阳;旸谷,古代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 环佩锵铿弄苍玉:环佩,指身上的玉饰;锵铿,形容玉器撞击的声音;苍玉,指青色的玉。
  • 始知不与雪俱消:指竹子不会因为雪而消失。
  • 要与人间洗尘俗:洗尘俗,指净化世俗的污浊。

翻译

海与天连成一片,颜色相同,雪花像席子一样大,覆盖了大地。猛烈的风如同神兽奰屃的怒吼,将雪花吹落到美丽的淇园中。淇园里,青翠的竹子茂盛生长,竹叶与白雪相映成趣,四周静悄悄的,仿佛万物都停止了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会来亲近,他们手持神仙的绿玉杖,随着玉树的歌声,享受春天的温暖。世人都知道严冬的节气,但只有挺拔直立、心怀坦荡的人,才能等到太阳从旸谷升起,身上的玉饰发出清脆的声音,他们知道竹子不会因雪而消失,而是要净化人间的尘俗。

赏析

这首诗以雪中的竹房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而高洁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海天一色、大雪覆盖、风声呼啸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琅玕白雪两相敌,万籁无声昼岑寂”一句,巧妙地将竹子的青翠与白雪的纯净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后文通过“高洁人”与“洗尘俗”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和纯净心灵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净化的理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贡性之

元明间宣城人,字友初,一作有初。师泰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刚直名。后补闽省理官。明洪武初,征录师泰后,大臣有以性之荐,乃避居山阴,更名悦。其从弟仕于朝者,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给,以终其身。门人私谥真晦先生。有《南湖集》。 ► 1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