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个侬:这人、那人,这里指渔者。
- 诛茅:这里指盖房。古时建房,要先清除茅草 诛(zhū)。
- 枳棘:枳木与棘木,是两种多刺的树。 枳(zhǐ), 棘(jí)
- 荻梢:荻草的顶端部分。 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 风扉:风吹的门,指柴门。
- 筒钓:一种捕鱼工具。
- 墙阴:墙的阴影。
- 水脉坳:指江水中心水流汇聚的低洼处。 坳(ào),低凹的地方。
- 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员,这里诗人自指。
翻译
这个渔者居住的地方靠近刚刚盖好的茅屋,篱笆是用枳木、棘木和荻草梢编制而成。一整天柴门任由风吹来吹去自然开合,没人在的时候,那筒钓又是谁抛下的呢?城的四面城墙的影子又直又长,宽阔的江中心是水流汇聚的低洼处。我也喜爱闲适,想寻觅一个老伙伴,你可别嫌弃我这个被贬谪的人,咱们暂且交个朋友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渔者闲适自在的生活环境与状态。开篇两句通过描写渔者居所的简陋,展现其朴素的生活氛围。“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 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此处静谧清幽。“城方四面墙阴直,江阔中心水脉坳”则以宏大的视角,描绘出城与江的景象,将开阔的视野与前文的静谧生活场景相融合,自然与人文相互映衬。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愿与渔者结为好友,情感真挚且充满生活情趣。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在描写中传达出对宁静生活的钟情和对友谊的期待 ,诗中的景、情相互交融,构成一幅独特而优美的画面。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