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庭:院子中间。
- 启明:启明星,也就是金星,早上出现在东方时叫启明星。
- 促促:匆匆、急迫的样子 。
- 寒树:因寒冷而显得萧瑟的树木。
- 征:出行。
- 霜桥:结霜的桥梁。
- 隐士:隐居不仕的人。
- 高枕:垫高枕头安心睡觉,这里形容隐士悠然闲适的状态。
翻译
站在院子中间望向东方的启明星,因为事务匆匆,在清晨就要踏上远行的路途。寒冷的树林里鸟儿刚刚开始活动,结霜的桥上还没有行人走动。水流中升起袅袅白色烟雾,太阳升起之时天际浮现出五彩的霞光。那些隐居的人此时应该还在高枕无忧地酣睡,没有人关注他们姓甚名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清晨出发时所看到的景象。开篇点明“望启明”“促促事晨征”,直接表明要趁着清晨踏上行程,体现了时间的紧迫与行程的匆忙。中间两联写景极为生动,“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通过“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鲜明地描绘出黎明前的清冷寂静,静中有动,鸟儿的初动更衬出环境的幽静。“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则展现了一幅动态而绚烂的画面,随着时间推移,太阳升起时,水流和彩霞的美妙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描绘出清晨自然景色的独特魅力。尾联“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由景联想到隐士,与自己匆忙的行程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诗人对隐士悠然生活的向往,在旅途中的奔忙之余,也流露出内心对宁静自在生活的渴望,深化了诗歌的意境,让人更能体会到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旅途心境。整首诗情景交融,既生动展现了旅途的清晨景色,又蕴含着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 《 自江陵沿流道中 》 —— [ 唐 ] 刘禹锡
- 《 瀑布泉 》 —— [ 唐 ] 刘禹锡
- 《 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 》 —— [ 唐 ] 刘禹锡
- 《 赠别君素上人诗 》 —— [ 唐 ] 刘禹锡
- 《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十八 》 —— [ 唐 ] 刘禹锡
- 《 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 》 —— [ 唐 ] 刘禹锡
- 《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十六 》 —— [ 唐 ] 刘禹锡
- 《 和陈许王尚书酬白少傅侍郎长句因通简汝洛旧游之什 》 —— [ 唐 ]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