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陵沿流道中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 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 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 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江:指长江,因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故称西江。
  • 要路津:重要的渡口,比喻重要的职位或地位。
  • 歌谣:民间流传的歌曲。
  • 渔父:渔夫。
  • 风天气色:指天气和景色的变化。
  • :关注。
  • 商人:做生意的人。
  • 沙村:沙滩边的村庄。
  • 好处:美好的地方。
  • 多逢寺:经常遇到寺庙。
  • 山叶红时:秋天山上的树叶变红的时候。
  • 觉胜春:感觉比春天还要美丽。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 征战地:战争频繁的地方。
  • 名将:著名的将领。
  • 尽为神:都被尊为神明。

翻译

三千三百里长的西江水,自古至今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月光明亮的夜晚,渔夫们唱着歌谣;风和天气的变化,商人们最为关注。 沙滩边的村庄风景优美,常能遇见寺庙;山上的树叶在秋天变红,比春天还要美丽。 走到南朝那些战争频繁的地方,自古以来著名的将领都被尊为神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沿江而行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长江流域的壮丽和历史的厚重。诗中“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生动地描绘了江边的日常生活,而“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则进一步以寺庙和秋叶为点,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美丽。结尾的“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则带出了历史的深远,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刘禹锡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情怀。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