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赏析
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黄庭坚曾赞云:“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他的词纤细平易,如《蝶恋花》:“路转河回寒日暮,连峰不计重回顾。”《南乡子》:“花样腰身宫样立,婷婷,困倚阑干一欠伸。”《菩萨蛮》:“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都是较有名气的词句。但是,最足以代表他的词风的,则是这首《清平乐》。
这首词描绘秋天景色。上片写晨景,下片写夜晚。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开宗明义,写秋景,“秋光”、“秋意”,一派秋天的气氛。“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进一步写秋景,含着露水的树叶,由于秋风的吹动,纷纷落下,连树上的鹊雀,也被惊动了。言简意赅,细腻生动,几个字,便勾勒出一个正在落叶的生动画面。“一叶知秋”,作者抓住了这一最有特征性的动态,一下子把秋景写活了。语言、画面、意境,都活灵活现地摆在读者的面前。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入夜了,秋天的夜晚是凄凉的:走廊的脚步声没有了;火炉里散发出木柴燃烧后的香气。夜深了,“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吹熄了蜡烛,月光却照进屋中;词人感到秋天的凉意,将衣披在身上。
这首词,情意深婉,用语精警,笔力拗峭,颇能代表陈师道的词风。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陈无己所作数十首,号曰语业,妙处如其诗。但用意太深,有时僻涩。”这样的优点与缺点,在这首词中均有所体现。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烛:照耀。
- 微行:小径。
翻译
秋天的光芒照耀着大地。帘幕间生出了秋意。带露的树叶被风吹动,惊得鸟鹊坠落。悄悄地落在青绿的树林和红色的果子上。在小径上行走,脚步声在长廊中断绝。熏炉和被子换了又有新的香气散发。灭掉蜡烛是为了迎接明月,披上衣服首先害怕那微微的凉意。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秋意的画面。开头通过“秋光烛地”营造出明亮的秋景氛围,帘幕生秋意则让这种氛围更具体可感。“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两句生动细腻地描写了自然景色,富有动态之美。下阕通过描述在长廊的活动以及与熏炉、衾被的互动,展现出一种生活中的闲情雅致。最后灭烛迎月,揽衣怯凉,透露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感受。整首词意境清新典雅,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独特韵味和时光的流转。

陈师道
宋徐州彭城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少学文于曾巩,无意仕进。巩荐其修史,以布衣未用。哲宗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又用梁焘荐,为太学博士。因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颍州教授。绍圣初,又因进用不由科第而罢归。元符三年,召为秘书省正字。为人高介有节,安贫乐道。论诗推服黄庭坚,多苦吟之作,为江西诗派有代表性诗人。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等。
► 7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