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髻子:发髻。
- 偎人:靠在人身上。
- 心忪:心慌意乱。
- 埭(dài):土坝。
翻译
她的发髻靠在人身上显得娇柔且不整齐,眼睛像是没睡醒而微微有些肿。回想起她的模样早早就让人心慌意乱。令人断肠的是曾经携手之时,为何事情总是那么匆忙。不忍心那残花般的痕迹还在手臂上,反而怀疑是在梦里相逢。远远怜惜那南边土坝上孤单的船篷。夕阳西下伴随着流水,红色布满了满是泪痕的脸。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与女子的离别情景以及离别后的思念,营造出一种凄美哀怨的氛围。词的上阕从女子的姿态和神情入手,展现出离别后对她的怀念与惆怅,“寻思模样早心忪”直白地表达出内心的波澜。下阕着重写离别后的感触,“不忍残红犹在臂,翻疑梦里相逢”将那种眷恋与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以夕阳、流水和满脸泪痕的画面收尾,进一步强化了悲伤的情感,让读者也能深深感受到那份浓郁的相思之苦。整体语言婉约细腻,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秦观词作的风格特点。

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