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拼音

译文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沐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注释

陂(bēi)塘:池塘。 徜徉(chángyáng):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飏(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上阕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阕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上下两阕的风景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赏析

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唐、五代、北宋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上阕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倚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名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 下阕「远远围墙」四句,作者的视野由近放远。周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遐想。这几句也颇似辛稼轩《鹧鸪天·和子似山行韵》词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进一步写其怡然自得情状。「正莺儿啼」三句,仍是特写春之一隅,地点却已经转到田野之中。与上阕对应部分描写静静绽放的开花植物不同,这里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阕完垒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在艺术创新上,是自有其特色的。 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全词下笔轾灵,意兴盎然,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如此风格情调在秦少游的词中并不多见,但崭然一出便别开一番天地,对后代词曲在题材和意境的开拓方面有较大影响。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ēi)塘:池塘,水塘。

翻译

绿树环绕着村庄,春水溢满了池塘。沐浴着东风,带着豪兴尽情地漫步。小小的园子,却收尽了整个春天的风光。有桃花的嫣红,李花的洁白,菜花的金黄。 远远地看到有围墙,隐隐约约中有几间茅草房。青色的旗子在风中飞扬,就在流水小桥旁。偶然趁着兴致,走过东面的山冈。只见黄莺儿在啼叫,燕子在飞舞,蝴蝶在匆忙地飞来飞去。

赏析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上阕先从整个村庄的大环境写起,绿树、池塘,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接着写小园的春花,色彩绚丽。下阕写远处的围墙、茅堂,以及青旗、流水桥等,营造出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最后展现出春天里莺啼、燕舞、蝶忙的热闹景象。全词节奏明快,轻松愉快,充分体现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秦观

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