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 苏轼
人事无涯生有涯,逝将归钓汉江槎。 乘桴我欲从安石,遁世谁能识子嗟。 日上红波浮翠巘,潮来白浪卷青沙。 清谈美景双奇绝,不觉归鞍带月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海州:地名。
  • 槎(chá):木筏。
  • 乘桴(fú):乘坐竹木小筏。
  • 安石:这里指谢安。
  • 遁世:避世隐居。
  • 子嗟:人名。
  • 巘(yǎn):大山上的小山。

翻译

人生之事无尽头但生命却有尽头,将要回去在汉江之上垂钓木筏。我想要像谢安那样乘坐竹木小筏,避世隐居又有谁能像子嗟那样被人认识。太阳升起红色波浪浮在青翠的山峰之上,潮水涌来白色浪花卷着青色的沙粒。清雅的谈论和美丽的景色这两者都奇特无比,不知不觉归途中马鞍上已带着月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景象与一种超脱的心境。诗中先表达了人生有限而世事无穷的感慨,以及归隐汉江的愿望;接着提到了效仿谢安乘桴和感慨如子嗟一般遁世少人知晓。对美景的描写生动传神,如“日上红波浮翠巘,潮来白浪卷青沙”展现出了江边的明艳色彩和动态美,营造出壮阔又清新的氛围。最后归结到沉浸于清谈和美景中,竟不觉已至夜晚,带着月华而归,体现出一种闲适惬意和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与陶醉。整体既有对人生的思考,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颂和对闲逸生活的向往。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