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见和前篇二首

· 苏轼
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 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 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陌:都城的大道。
  • 战齿牙:形容天气寒冷,冻得牙齿打战。
  • 银杯:这里比喻雪,雪落在马和车上好像银杯。
  • 坚牢玉:质地坚硬的美玉,这里比喻长久不化的雪。
  • 底事:何事,为什么。

翻译

都城的大道上凄冷的寒风刮来,冻得人牙齿打战。雪花追逐着奔马,又随着马车飘飞。我也知道这雪花不会像质地坚硬的美玉那样长久留存,只是它偏偏能顷刻间绽放如花。喝了酒勉强想要快乐起来,却不知心中忧愁所为何事?真羡慕那些能紧闭房门、高枕而卧的人,会是哪户人家呢?亭台前面天气渐暖你可要好好珍惜,冰层之下的寒鱼渐渐也可以用叉捕捉啦。

赏析

这首诗中,苏轼借景抒情,展现出复杂的心境。开篇描绘凄风冷雪之景,“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生动勾勒出寒冷天气下的出行之景,“战齿牙”写出人们对寒冷的直观感受,而“银杯”喻雪极为形象。中间两联由景转入内心世界,“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以雪花易逝自比,暗示自身境遇的变化无常;“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则直白道出内心的愁绪以及对闲适安稳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尾联“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语调转为对温暖美好的期盼,暗示困境或许会有转机,传递出虽处困境仍心存希望的思想,整首诗情感细腻且具有淡淡的沧桑意味。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