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海市,并叙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登州:在今山东蓬莱。
- 海市:即海市蜃楼。
- 空复空:形容云海虚幻不实。
- 群仙:比喻海市蜃楼中虚幻的景象。
- 贝阙:用贝壳装饰的宫阙。“阙”(què)。
- 珠宫:用珍珠装饰的宫殿。
- 神工:神奇的造化力量。
- 岁寒水冷:形容天气寒冷。
- 起蛰:原指冬天蛰伏的动物开始活动,这里指促使事物出现。
- 鱼龙:泛指水族。
- 翠阜:翠绿的山丘。“阜”(fù)。
- 霜晓:降霜的早晨。
- 率然:轻率地。
- 潮阳太守:指韩愈,他曾被贬为潮州刺史。
- 石廪:山峰名。
- 祝融:衡山72 峰中的最高峰。
- 龙钟:衰老、疲惫的样子。
- 绮语:华丽而不实的语言。
翻译
东方的云海徒然地变幻空虚又空虚,一群神仙在若有若无的明亮中出没。摇晃动荡的浮世呈现出万千景象,哪里会有贝壳装饰的宫阙和珍珠镶嵌的宫殿。心里明知所看到的都是幻影,怎敢用耳目去劳烦神奇的造化力量。岁末天寒水冷天地关闭,为我让蛰伏的水族活动起来。重重楼阁翠绿山丘在降霜的早晨显现,奇异的事惊倒了百岁老人。人间能得到的靠努力去获取,人世之外没有东西谁是称雄的。轻率地请求却不会被拒绝,相信我的困厄不是上天造成的穷途。潮阳太守从南方迁归,喜悦地看到石廪峰和祝融峰。自己说正直能打动山鬼,怎知造物也怜悯衰老疲惫。展眉一笑哪里是容易得到的,神对你的报答也已经很丰厚了。西斜的太阳万里之外孤鸟隐没,只见到碧绿的大海像磨过的青铜。新写的华丽不实的诗又有什么用,一起随着东风变化消灭吧。
赏析
这首诗写了登州海市蜃楼的奇妙景象以及苏轼由此产生的感慨。诗中既描绘了海市的虚幻美丽与变幻莫测,又透露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苏轼以空灵的笔触形容云海和群仙出没,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他对海市的认识表现出理性与豁达,不被虚幻所迷惑。同时,通过对韩愈经历的提及,感叹人生的起伏和神的力量。整首诗既充满了奇幻的景象描绘,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用词优美,意境深远。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 —— [ 宋 ] 苏轼
- 《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邃,故名之曰避世堂 》 —— [ 宋 ] 苏轼
- 《 和陶停云四首,并引 》 —— [ 宋 ] 苏轼
- 《 快哉此风赋 》 —— [ 宋 ] 苏轼
- 《 元丰七年,有诏京东、淮南筑高丽亭馆,密、海二州,骚然有逃亡者。明年,轼过之,叹其壮丽,留一绝云 》 —— [ 宋 ] 苏轼
- 《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 —— [ 宋 ] 苏轼
- 《 浣溪沙 》 —— [ 宋 ] 苏轼
-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