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蕲簟与蒲传正

· 苏轼
兰溪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箸排霜脊。 千沟万缕自生风,入手未开先惨慄。 公家列屋闲蛾眉,珠帘不动花阴移。 雾帐银床初破睡,牙签玉局坐弹棋。 东坡病叟长羁旅,冻卧饥吟似饥鼠。 倚赖春风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 火冷灯青谁复知,孤舟儿女自嚘咿。 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璃。 愿君净埽清香阁,卧听风漪声满榻。 习习还从两腋生,请公乘此朝阊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蕲簟 (qí diàn):古代竹席,产于湖北蕲州(今蕲春)。
  • 兰溪美箭不成笛:兰溪,指浙江兰溪,古人以美竹制笛,此处喻指上好的竹席。
  • 离离玉箸排霜脊:形容竹席纹理清晰如玉筷子排列在霜白的竹背。
  • 惨慄 (cǎn lì):寒冷得发抖。
  • 蛾眉 (é méi):女子美丽的眉毛,此处比喻房屋的窗棂。
  • 雾帐银床:指华丽的床帐,如梦如幻。
  • 牙签玉局:精美的书卷和棋盘,象征高雅的生活。
  • 东坡病叟:苏轼自谓,他在贬谪期间身体多病。
  • 羁旅 (jī lǚ):长期在外漂泊。
  • 冻卧饥吟:寒冬里困倦而饥饿地吟诗。
  • 嚘咿 (yōu yī):低声细语,此处形容舟中人的低语声。
  • 炎燠 (yán yù):炎热。
  • 八尺黄琉璃:形容床铺宽敞且质地如琉璃般光滑。
  • 清香阁:指洁净雅致的房间。
  • 风漪 (fēng yī):微风吹动水面产生的波纹。
  • 阊阖 (chāng hé):皇宫的门,此处代指朝廷。

翻译

兰溪的美竹做不成笛子,但那竹席如玉筷子般排列在寒冷的床背上,纹理清晰。即使还未打开,只是摸一摸,都让人感到一阵阵寒意。你的官邸里,屋宇静谧,仿佛有美人轻轻移动着珠帘,花影婆娑。你刚刚从华丽的床帐中醒来,开始在明亮的灯下研读诗书,或者对弈。我这个老病号,四处漂泊,如同饥饿的老鼠,只能依靠春风来温暖破旧的被褥。夜深了,灯火昏暗,只有船上的孩子们发出低语,期盼着天气转暖。我多么希望冬天能快点过去,不再寒冷,因为这宽阔的床铺就像黄琉璃一样耀眼。希望你能在那清香阁中整理好一切,静静地听着窗外风吹过湖面的声音,那声音仿佛从你的腋窝间吹来。请你在这样的清风中,带着这份清凉,向着朝廷的方向前进吧。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送给朋友蒲传正的一首寄赠诗,通过描绘自己和友人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如“兰溪美箭不成笛”、“千沟万缕自生风”,形象地描绘了竹席的精美和寒冷。同时,通过描绘友人的豪华生活,反衬出自己的漂泊困苦,流露出对舒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深厚,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读来感人至深。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