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莘老寄墨四首

· 苏轼
吾穷本坐诗,久服朋友戒。 五年江湖上,闭口洗残债。 今来复稍稍,快痒如爬疥。 先生不讥诃,又复寄诗械。 幽光发奇思,点黮出荒怪。 诗成自一笑,故疾逢虾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孙莘老:即孙觉,字莘老。
  • :因为。
  • 讥诃(hē):批评指责。
  • (dǎn):黑色。

翻译

我因为诗而陷入穷困,长期以来听从朋友的告诫。在江湖闯荡五年,闭口才逐渐偿还过去的诗债。如今又渐渐开始了,那快感就像痒得难受时抓挠疥疮一样。先生不批评指责我,反而又寄来写诗的工具。那幽微的光引发奇妙的思绪,点染出荒芜怪异的景象。诗写成后自己笑了,原来的毛病碰到诗词就像碰到虾蟹一样又犯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了苏轼对诗歌创作的一种复杂情感。他认为自己因诗致穷,但又难以舍弃创作的欲望。诗中用“快痒如爬疥”来形容他重新开始写诗时那种心痒难耐的感觉,生动而形象。朋友孙莘老不仅不阻止,还寄来墨,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诗中还体现了苏轼创作风格的独特,会有奇思妙想,也会有荒怪之象。整体语言幽默风趣,展现了苏轼豁达不羁的个性特点。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