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说送张琥
所属合集
名句
译文
注释
序
注释
- 曷(hé):何,为什么。
- 铚(zhì):收割用的短镰刀。
- 耰(yōu):播种后用土覆盖种子的农具。
- 艾:通“刈”,割取。
- 闵闵:努力的样子。
翻译
你可曾观察过富人种的庄稼?他们的田地肥沃而且多,他们的粮食充足还有剩余。他们的田地肥沃而且多,就可以轮流休耕,因而土地的肥力能够得以保全;他们的粮食充足还有剩余,那么种植就常常不会错过农时,而收获常常能够等到庄稼成熟。所以富人的庄稼常常长得很好,秕谷少而果实多,长时间储存也不会腐烂。 现在我一家十口,共同耕种一百亩田地。一块一块地去获取收成,日夜盼望收获,锄头、短镰、耰、镰刀,在田地里交替出现如同鱼鳞,这样土地的肥力就枯竭了。种植常常不能赶上农时,收获常常不能等到庄稼成熟。这样怎能还会有好庄稼呢? 古代的人,他们的才能并非有大大超过现在的人的地方。平常生活中用来自我修养而不敢轻易乱用,来等待成功的机会,很努力的样子,就如同婴儿渴望长大。弱小的进行培养,让其直到刚强;空虚的进行培养,让其直到充实。三十岁之后才出来做官,五十岁之后才得到爵位。在长期受委屈之中获得信任,在非常充足之后被任用;在水已经满了之后才流淌,在力量已满之后才爆发。这就是古代的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地方,而现在的君子之所以比不上的原因。 我年少时也有志于学习,不幸早早地就与你同时考中进士,你的成功,也不能说不早。我现在即便想认为自己还不足,可是众人已经胡乱地推崇我了。唉!你离开这里,要致力于学习啊!广泛地阅览而简要地吸取,丰厚地积累而少量地发挥,我告诉你的就这些了。 你回去路过京城去问问,有叫苏辙、苏子由的,那是我的弟弟,也把这些话告诉他。
赏析
这篇文章以种庄稼作比喻,阐述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道理。文中通过对比富人与自己家种田的情况,指出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把握时机才能获得好的成果。同时以古人自我培养和等待时机的方式,与当时的社会现象对比,强调厚积薄发的重要性。最后苏轼劝勉张琥要博学、积累,不断提升自己。文章立意深刻,语言质朴而有说服力,对后学者颇具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