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刀遗子由,子由有诗,次其韵
宝刀匣不见,但见龙雀环。
何曾斩蛟蛇,亦未切琅玕。
胡为穿窬辈,见之要领寒。
吾刀不汝问,有愧在其肝。
念此力自藏,包之虎皮斑。
湛然如古井,终岁不复澜。
不忧无所用,忧在用者难。
佩之非其人,匣中自长叹。
我老众所易,屡遭非意干。
惟有王玄通,阶庭秀芝兰。
知子后必大,故择刀所便。
屠狗非不用,一岁六七刓。
欲试百鍊刚,要须更泥蟠。
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 龙雀环:古代刀剑上的装饰,形似龙雀,象征吉祥。
- 琅玕:美玉,这里代指珍贵的物品。
- 穿窬:窃贼,钻洞而入的小偷。
- 要领:指脖子和腰,这里引申为要害。
- 湛然:清澈的样子,形容心境平静。
- 复澜:水波翻滚,比喻变动或波澜。
- 屠狗:古代对低贱职业的比喻,这里指普通的武夫。
- 刓:磨损,削减。
翻译
把宝刀收藏在盒子里,只留下龙雀纹饰的环扣。它未曾用来斩杀蛟龙,也没切过价值连城的美玉。为什么那些卑劣的小偷见到它就胆战心惊?我的刀并不追问原因,他们的恐惧源自内心。想到这里,我决定隐藏这份力量,包裹上虎皮般的斑纹,像古井般深沉平静,全年无波。
我不怕刀无处施展,只怕遇到不合适的人。如果佩戴不当,刀也会在匣中发出哀叹。我已经老去,不再被众人看重,常遭意外之事困扰。只有王玄通,他的庭院如同秀美的芝兰之地,他知道你的未来定会辉煌,所以选择这把刀给你最合适。
寻常的屠狗之职并非不能用,但这把刀一年里可能要削减六七次。想试试它的百炼刚强,就得让它经历更多的磨砺。我在刀背上刻诗,期待有识之人来鉴赏。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通过讲述宝刀的故事,寓言式地表达了他对弟弟的期望和评价。苏轼以刀的闲置和考验,象征着弟弟的才华未被充分挖掘,但他坚信弟弟终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诗中还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暗示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误解和误用。最后,诗人以刀的坚韧和等待,寄寓了对弟弟未来的祝福与信心。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体现了苏轼的才情与兄长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