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祐: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
- 汶公:可能是苏轼的友人,具体不详。
- 黄粱:此处指小米。
- 玉堂:唐宋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
- 阴合:阴暗。
翻译
还没有到太阳西斜的时候小米已半熟,在阴暗的玉堂里亲手栽种着花卉。却寻找起三十年前的那种味道,还没到吃饭时间就已经开始吃饭和饮茶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和情境。诗人置身于玉堂之中,面对半熟的黄粱和亲手栽种的花,回忆起三十年前的时光和感觉。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如未到饭时已开始饭茶,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怀旧氛围。整体氛围较为闲适,体现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心境和情绪。同时,玉堂的环境也暗示着一种高雅的氛围。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去夏邦衡胡侍郎生日尝因茶诗致善颂其语果验再赋一篇为大用长生之祝且求赐茗作润笔 》 —— [ 宋 ] 周必大
- 《 祠中种荷两盆,六月不花七夕始茁一箭。花开似雪,叶密如裹,细数之得一百三十瓣。尖现绿色或黄色,诚异种也,喜志二律 》 —— [ 清 ] 张洵佳
- 《 六月 》 —— [ 元 ] 龚璛
- 《 三清阁 》 —— [ 宋 ] 吴愈
- 《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 》 —— [ 宋 ] 苏轼
- 《 望海潮 》 —— [ 清 ] 周岸登
- 《 山下 》 —— [ 唐 ] 李山甫
- 《 武林翁康怡进士于吴橙斋所见余黄叶村庄卷谓得古人之法诧为必传以宣德纸徵画藉销长夏并题而归之 其一 》 —— [ 清 ] 项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