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
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
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
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眼花乱坠酒生风,口业不停诗有债。
君知五蕴皆是贼,人生一病今先差。但恐此心终未了,不见不闻还是碍。
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崄怪。须防额痒出三耳,莫放笔端风雨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秦太虚:秦观,字太虚。
- 杜陵翁:指杜甫,他曾自号杜陵野老。
- 聩(kuì):耳聋。
- 大朴:指原始质朴的大道。
- 浑沌:指天地未开辟前的混沌状态。
- 六凿:指喜、怒、哀、乐、爱、恶六种情欲。
- 攘(rǎng):侵夺。
- 五蕴:佛教用语,即色、受、想、行、识。
- 佯(yáng):假装。
翻译
您没看见诗人想借车却没东西可装,只剩一枚钱又有什么可依赖呢。到了晚年更是像杜陵野老杜甫那样,右臂还在但耳朵已经先聋了。别人把蚂蚁的活动看成是斗牛般激烈,我却觉得那风雷也不过是轻轻一声叹息。听见尘世的喧嚣都扫尽后内心本性变得空灵,不需要再依靠什么清流派了。原始质朴的大道最初丧失时如同天地混沌未开,六种情欲相互侵夺在争胜败。眼花缭乱像乱坠的花朵酒兴起,口出恶言不断作诗也像有了债务。您知道五蕴都如同盗贼,人生的一种病痛现在先好了。只恐怕这颗心终究未能了却,即使不见不闻还是有障碍。现在您怀疑我特意假装耳聋,故意作这嘲笑话奇怪异的诗。需要提防额头痒而出现第三只耳朵,不要放任笔端写得那么风雨畅快。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酬答秦观的一首诗。诗中既有对自己耳聋及老境的自嘲,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自己耳聋后的感受,与外界声响的不同理解,体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心境。“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表达了他独特的观点和对事物的不同认知。同时,诗中还提到人生的种种烦恼与病痛,以及五蕴皆“贼”的佛教观念,显示出他对人生的深入思考。整体上,诗歌风格诙谐,却蕴含深意,体现了苏轼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和睿智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