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朝云,并引

· 苏轼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一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苗而不秀:比喻事物虽有生机但未能完全发展,这里指朝云未能如愿般长寿。
  • 岂其天:难道是天意如此?
  • 童乌:指童子乌鸦,古代诗人常以此寓言长寿。
  • :黑色,这里暗指死亡或衰老。
  • 驻景:留住时光,形容希望能长生不老。
  • 千岁药: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 小乘禅: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这里借指超脱生死的方法。
  • 偿前债:偿还前世的因果之债。
  • 弹指三生:佛教说法,弹指之间即是一生,这里指转世轮回。
  • 归卧竹根:隐居山林,表示对朝云的思念和自己的归隐意愿。
  • 塔中仙:可能指佛塔内的佛像,也可能指朝云的灵魂。

翻译

朝云的生命如同未完全绽放的花朵,难道真是天意如此?不能让那童子乌鸦陪伴我度过漫长的岁月。 我渴望留住时光,却寻不到长生不老的药;只能以佛法的小乘修行,来寄托我对你的哀思。 心痛万分,只因要偿还前世的因果;转眼间,三生轮回已断绝后缘。 无论身处何方,我只想归隐竹林深处,夜晚点灯,虔诚地拜祭塔中的仙人,那是你灵魂的所在。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悼念亡妾朝云之作,情感深沉而真挚。他用“苗而不秀”表达对朝云早逝的惋惜,又借“童乌”寓意长寿,反衬她的不幸。诗中流露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佛法寻求解脱的愿望,通过“千岁药”和“小乘禅”寄托对朝云的怀念。最后,诗人选择归隐生活,夜晚对着塔中仙人祈祷,表达了他对朝云永恒的爱和对生活的超脱态度。整首诗哀而不伤,充满了哲理和深情。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