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望湖楼再和

· 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 夜凉人未寝,山静闻响屐。 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慄。 君胡不相就,朱墨纷黝赤。 我行得所嗜,十日忘家宅。 但恨无友生,诗病莫诃诘。 君来试吟咏,定作鹤头侧。 改罢心愈疑,满纸蛟蛇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读音:juān juān)
  • 潋潋(liàn liàn):水波流动的样子。
  • 骚人:诗人,这里指多愁善感的人。
  • 憀慄(liáo lì):凄怆。
  • 朱墨:红色和黑色,这里指诗稿上的修改痕迹。
  • 黝赤(yǒu chì):黑色和红色。
  • 诃诘(hē jié):呵斥责问。

翻译

新出的月亮像美人一样,刚从海中出来像是在展示她的美色。 柔美明媚的月光洒到湖上,湖面波光粼粼,摇荡着天空的碧蓝。 夜晚凉爽人们还未入睡,山间寂静能听到木屐的响声。 诗人总是多愁善感,对着秋色更觉悲伤凄怆。 你为何不来相聚呢,诗稿上红黑交错满是修改的痕迹。 我在这里做着自己喜爱的事,十天都忘记了家在哪里。 只遗憾没有朋友在身边,诗作的毛病也没人来指责纠正。 你若来试着吟咏一番,定会惊讶得如鹤头般歪斜。 改完后心里更加疑惑,满纸写得如蛟龙黑蛇般杂乱。

赏析

这首诗以新月起笔,描绘了美好的月色和寂静的夜晚,烘托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和对友情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诗作的思考和不确定。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如“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用形象的比喻将新月和湖面的景色描绘得生动而美丽;又有对内心感受的真切表达,如“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慄”,体现了诗人的敏感和多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苏轼诗歌的独特魅力。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