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孙莘老七绝

· 苏轼
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嗟予:叹息我。嗟(jiē):叹息。
  • :你。
  • 离群:离开群体,指与他人隔绝。
  • 耳冷:意即不愿听。
  • 心灰:心如死灰,形容失望到极点。
  • 举白:举杯。白:酒杯。

翻译

叹息我和你长久地与他人隔绝,已经耳朵不愿听、心灰意冷什么都不想听闻。如果对着青山谈论世间的事,应当举起酒杯就罚你(喝酒)。

赏析

这首诗体现出一种与世疏离的态度。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和孙莘老因远离人群而长时间处于一种超脱尘世的状态,对世事已有些淡漠。后两句则用一种略带诙谐的方式说若与青山谈论世事,就要罚酒,实则更强调了对世事的厌倦和不想沾染的情绪,进一步强化了那种超脱和隐逸之感。整个诗语言简洁明快,情绪表达直接而深刻,生动地反映出诗人特定的心境和态度。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