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

· 苏轼
新苗未没鹤,老叶方翳蝉。 绿渠浸麻水,白板烧松烟。 笑窥有红颊,醉卧皆华颠。 家家机杼鸣,树树梨枣悬。 野无佩犊子,府有骑鹤仙。 观风峤南使,出相山东贤。 渡江吊很石,过岭酌贪泉。 与君步徙倚,望彼修连娟。 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 归来春酒熟,共看山樱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照他人诗词的原韵来和(hè)诗。
  • 翳(yì):遮蔽。
  • 华颠:白头,这里指头白的老人 。
  • 机杼(zhù):指织布机。
  • 犊子:小牛,这里“佩犊子”指代带刀的不法少年。
  • 峤(qiáo)南:峤,山尖而高。峤南指五岭以南地区,即岭南。
  • 徙倚:徘徊、流连。
  • 修连娟:修,长;连娟,姿态轻盈美好的样子。这里形容女子美好姿态或美好的景致 。
  • 山樱然:然,通“燃”。山樱然指山中樱花盛开如燃烧般灿烂 。

翻译

新生的禾苗还没有淹没仙鹤的身影,而老树叶却正密实地遮蔽着鸣蝉。绿色的水渠里浸泡着用于沤麻的水,白色的木板上熏烧着制墨用的松烟。欢笑着互相窥视,能看到姑娘们泛红的脸颊,喝醉后卧倒在地的全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每家每户都传出织布机的声响,每棵树上都挂满了或是梨子或是枣子。野外没有带着刀的不法少年,州府中却有超凡脱俗如骑鹤般的仙人。去岭南观察民风的使者李孝博,本是出自山东的贤能之士。渡长江时可以凭吊很石,走过山岭时能去品尝贪泉。我和你漫步徘徊,遥望着远处那姿态优美的景致。希望趁着南边枝头的花儿凋谢之时,能早早追随北归的大雁翩翩返回。等归来时春天酿造的美酒刚好酿成,我们一同去观赏那如燃烧般灿烂的山中樱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从山水田园的场景,写到人情世态。开篇“新苗未没鹤,老叶方翳蝉”就营造出清新自然的田园气息,一“新”一“老”,万物更迭的感觉尽显其中 。“绿渠浸麻水,白板烧松烟”细腻地刻画了乡村的劳作场景,充满生活的烟火气。

“笑窥有红颊,醉卧皆华颠。家家机杼鸣,树树梨枣悬”几句,通过描写乡村中人们欢乐的笑容、悠闲的醉态,以及处处可闻的织布声和挂满果实的树木,展现出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野无佩犊子,府有骑鹤仙”对比写出地方治安良好,同时赞誉友人李孝博品格超凡。

对友人出行的描写“渡江吊很石,过岭酌贪泉”,不仅点明行程,还富含典故,增添文学底蕴。而“与君步徙倚,望彼修连娟”展现出诗人与友人相伴散步欣赏美好景致的画面,流露出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最后“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归来春酒熟,共看山樱然”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早日归来,同赏春光的美好期盼,既体现对友人的牵挂,又为整首诗染上一抹对未来相聚的温馨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又生动,细腻地展现了多方面的世间景象与人情,读罢让人沉浸在诗意之中 。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