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以诗戏之,二首

· 苏轼
西阁珠帘卷落晖,水沉烟断佩声微。 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 舟中:诗人坐在船上。
  • 有美堂: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名楼。
  • 鲁少卿:指鲁宗道,北宋官员,苏轼的朋友。
  • :饮酒。
  • 水沉:一种香料,这里代指美酒。
  • 烟断:形容香气消散。
  • 佩声:古代女子佩戴的玉佩发出的声音,象征女性的仪态。
  • 通德:鲁宗道的字,这里暗指他的女性形象。
  • 拥髻:古代女子挽发成髻,此处形容女子愁绪满怀。
  • 怨未归:抱怨鲁宗道未及时归来。

翻译

夕阳下,西阁的珠帘轻轻卷起,沉香的美酒和袅袅的烟雾中,隐约传来女子轻柔的佩环声。我想鲁少卿此刻在有美堂上独自饮酒,定是感到有些凄凉,她低着头,双手紧紧抱着发髻,默默无语,只因期盼他能早些归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舟中的观察,展现出一幅有美堂上鲁少卿寂寞饮酒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水沉”、“烟断”等意象,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鲁少卿的形象被赋予了女性的特质,通过“拥髻无言”的动作,表达了她对鲁宗道的深深思念和等待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含蓄,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同情与关切。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