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

· 苏轼
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 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 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 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 自从识此理,久谢少年伴。 逝将游无何,岂暇读城旦。 非才更多病,二事可并案。 愧烦贤使者,弭节整纷乱。 乔侯瑚琏质,清庙尝荐盥。 奋髯百吏走,坐变齐俗缓。 未遭甘鹢退,并进耻鱼贯。 每闻议论馀,凛凛激贪懦。 莫邪当自跃,岂复烦炉炭。 便应朝秣越,未暮刷燕馆。 胡为守故丘,眷恋桑榆暖。 为君叩牛角,一咏南山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乔太博:指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
  • 瑚琏质: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这里比喻人如瑚琏般有才能、有品德。
  • 弭(mǐ)节:指停车。

翻译

人生百年共有三万天,年老和生病常常占一半时间。这当中有忧愁也有快乐,有歌声欢笑也夹杂着悲伤哀叹。人的状态颠倒自己都不知道,简直是被神所戏弄。短时间内就觉得可笑,万种事情就像风雨般消散。自从明白了这个道理,很久就辞别了少年时的伙伴。将要去虚无的地方游历,哪里还有闲暇去读那些被判决服劳役的文书。没有才能又有很多病痛,这两件事可以归为一类。惭愧麻烦贤能的使者,停车来整顿这杂乱的状况。乔侯有着如瑚琏般的资质,曾经在宗庙祭祀中得到推荐和使用。他一奋胡须就让众多官吏奔走,一坐下就能改变齐地的风俗让其变得舒缓。没有遭遇像甘鹢那样后退,都在进取而耻于像鱼一样连贯地跟随。每次听到讨论之后,都令人敬畏地激励起贪婪懦弱的人。莫邪剑应当自己会跳跃,哪里还需要再依靠炉火去铸造。就应该早上在越地喂马,傍晚在燕馆刷洗。为什么守着旧有的山丘,眷恋着傍晚桑树榆树的温暖。为你敲击牛角,唱咏这南山的灿烂。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乔执中的,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乔执中的赞誉。诗中描述了人生的苦与乐,以及明白了道理后的超脱态度。苏轼感慨生命的局限,如老病常伴等,又表明自己对一些世俗之事不再关心。同时盛赞乔执中才华出众、能力超群,能影响和改变周围。整体语言生动形象,情感深沉,通过丰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敬重之情。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