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今日天始霜,众木敛以疏。
幽人掩关卧,明景翻空庐。
开心无良友,寓眼得奇书。
建德有遗民,道远我无车。
无粮食自足,岂谓谷与蔬。
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
画我与渊明,可作三士图。
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敛:收起,收缩。
- 幽人:隐士,也指幽居之士。
- 明景:明亮的日光。
- 建德:县名,在今浙江西部。
- 遗民:指前朝留下的民众。
- 稚川翁:即葛洪,字稚川。
翻译
今天天空开始降霜了,众多树木收缩起来显得稀疏了。隐士关闭门扉躺着,明亮的日光照进空荡荡的屋子。心情愉悦却没有好的朋友,寄情于眼中得到这奇特的书。建德有前朝遗留下来的民众,路途遥远我却没有车前往。没有粮食也能自己满足,哪里说只是谷物和蔬菜。愧对这葛洪啊,千年以来与我同在。画出我和陶渊明,可做成三位贤士的图。学习道虽然遗憾有些晚了,但作诗歌难道就不如(别人)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特定的情境和心境。开头通过描写天气和环境来烘托氛围,“众木敛以疏”显示出秋冬的萧索。接着提到没有好友相伴,但幸好有奇书作伴。对于建德遗民的提及,表现出一种向往和遗憾。对稚川翁的愧意,反映出作者对先辈的敬仰。后面以作画和对诗歌创作的自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志趣。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现了苏轼在特定时刻复杂的思绪和对人生、学问等方面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