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济饮湖上

· 苏轼
昨夜醉归还独寝,晓来宿雨鸣孤枕。 扁舟小棹截湖来,正见青山驳云锦。 须知老人兴不浅,莫学公荣不共饮。 与君歌鼓乐丰年,唤取千夫食陈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雨:昨夜下的雨。
  • 扁(piān)舟:小船。
  • ****小棹(zhào):短的船桨,这里指代小船。
  • 截湖:横穿湖面。
  • 驳云锦:如锦缎般的云霞中夹杂着青山的色彩,形容景色壮美。
  • 老人:苏轼自指。
  • 公荣不共饮:用典,嵇康与阮籍因刘公荣为人平庸不愿同他一起饮酒。这里苏轼意思是不要像公荣那般不与人同饮 。
  • 歌鼓:击鼓唱歌。
  • 唤取:叫来。
  • ****陈廪(lǐn):陈旧的粮仓。

翻译

昨天夜里喝得酩酊大醉回去后独自入睡,清晨醒来宿雨的声音在枕边作响。一艘小船划着桨横穿湖面而来,正好看见青山与如锦缎般的云霞相互映衬的壮美景色。要知道我老头子兴致可不浅呀,不要像当初有人那样不愿与人一同畅饮。我要和你击鼓高歌庆祝这丰收的好年景,招来众多百姓食用那陈仓里积储的粮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有情趣和韵味的画面,从深夜醉酒独寝写起,清晨被宿雨唤醒,自然过渡到看到湖上来舟及美丽的湖光山色,展现了苏轼对自然景致的敏锐捕捉和细腻描绘。情感表达上轻松洒脱,诗人借景抒情,借“须知老人兴不浅”等句表达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当下极高的兴致,又用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诙谐之感。最后写与友人高歌庆祝丰年、惠及百姓,体现出苏轼关注民生,在享受山水之乐时,也心系民众的旷达胸怀和美好祝愿。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饱含人文关怀,展现了苏轼诗歌独特的魅力。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