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袁公济谢芎椒

· 苏轼
燥吻时时著酒濡,要令卧疾致文殊。 河鱼溃腹空号楚,汗水流骹始信吴。 自笑方求三岁艾,不如长作独眠夫。 羡君清瘦真仙骨,更助飘飘鹤背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 燥吻(wěn) **:干燥的嘴唇。吻:嘴唇。
  • ** 濡(rú) **:沾湿,润泽。
  • ** 卧疾致文殊 **:典出《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装病在家,引诱文殊菩萨前来问疾,以便向其说法。这里表示因病而有别样感悟。
  • ** 河鱼溃腹 **:指腹泻,这里说自己腹泻痛苦。
  • ** 号楚 **:痛苦呼号。
  • ** 骹(qiāo) **:小腿。
  • ** 三岁艾 **:经过三年时间炮制的艾草,中医认为药效好。这里借指自己为治病寻求良方。

翻译

干燥的嘴唇时不时需用酒来滋润,为了养病就像维摩诘装病吸引文殊来一样期望有别样收获。肚子像得了河鱼病一样疼痛难忍,只能白白痛苦呼号,汗水流到小腿才切实体会到病痛的滋味。自己好笑一直在寻找如三年陈艾那样的良方,还不如一直独自安心养病。真羡慕你身体清瘦有着如仙般的骨相,愈发显得身形如在鹤背上般飘飘欲仙。

赏析

这首诗苏轼以幽默诙谐又略带自嘲的笔触来书写自己患病时的感受。开篇用奇特的想象,以借酒润唇和维摩诘卧疾的典故起笔,增添了别样的文化趣味。中间两联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自己患病时腹泻、流汗痛苦状态,通过“河鱼溃腹”“汗水流骹”等细节描写,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患病时的煎熬。“自笑”一句又以寻求治病良方而自嘲,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心境。最后两联表达对友人清瘦仙骨的羡慕,在写友人的同时也衬托出自己患病时的状态不佳,而友人的形态美好又给全诗带来一丝清新之感。整首诗在患病这一日常题材的书写中,融入丰富的典故和独特的情感表达,体现出苏轼高超的文学技艺和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