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烧松明火
岁暮风雨交,客舍悽薄寒。
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鸾。
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
幽人忽富贵,蕙帐芬椒兰。
珠煤缀屋角,香????流铜盘。
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
齐奴朝爨蜡,莱公夜长叹。
海康无此物,烛尽更未阑。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明:山松多油脂,劈成细条,燃以照明,叫松明。
- 悽薄:凄清冷落。
- 龙鸾:指鸾鸟形的铜制灯盏。
- 煌煌:明亮辉煌的样子。
- 蕙帐:帐的美称。
- 椒兰:此处指散发芳香。
- ????:同“馥”,香气。(注音:fù)
- 十八公:松的别称。
- 齐奴:晋石崇的小名。
- 爨(cuàn):烧火煮饭。
- 莱公:宋名臣寇准的封号。
翻译
年终之时风雨交织,旅舍中凄清寒冷。夜晚点燃松明火,照亮屋子如同有红色鸾鸟形状的灯盏在发光。明亮的火焰起初辉煌耀眼,青绿色的烟雾逐渐聚成一团团。仿佛幽静之人忽然富贵了,帷帐中散发着椒兰的芳香。像珍珠一样的煤块点缀在屋角,香气从铜盘中飘出。坐在那里看着那松树,俯仰之间就变成了灰烬残物。石崇早上烧蜡,寇准夜晚长叹。海康这个地方没有松明这种东西,蜡烛烧尽了夜还没有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风雨交加的年末夜晚,点燃松明火照明的情景。诗中细致地刻画了松明火的辉煌、烟雾的形态以及给人带来的特殊感受,让整个环境变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诗人通过描写松明火从燃烧到化为灰烬的过程,以及联想到历史人物的行为,增添了几分感慨和思索。最后提到海康没有松明,显示出不同地方的差异以及某种遗憾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独特,展示了苏轼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特感悟。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 —— [ 宋 ] 苏轼
- 《 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上二首 》 —— [ 宋 ] 苏轼
- 《 书刘景文左藏所藏王子敬帖 》 —— [ 宋 ] 苏轼
- 《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 —— [ 宋 ] 苏轼
- 《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 》 —— [ 宋 ] 苏轼
- 《 寄子由 》 —— [ 宋 ] 苏轼
- 《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