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刘贡父

· 苏轼
去年送刘郎,醉语已惊众。 如今各飘泊,笔砚谁能弄。 我命不在天,羿彀未必中。 作诗聊遣意,老大慵讥讽。 夫子少年时,雄辩轻子贡。 尔来再伤弓,戢翼念前痛。 广陵三日饮,相对恍如梦。 况逢贤主人,白酒泼春瓮。 竹西已挥手,湾口犹屡送。 羡子去安闲,吾邦正喧鬨。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刘贡父:名攽(bān),北宋史学家。
  • 三同舍:三位一同任职、住在一起的人 。
  • 仍邀同赋:还邀请一起创作诗词。
  • 醉语:醉酒后说的话。
  • 羿彀(yì gòu):羿,即后羿,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彀,张满弓弩。指后羿的射程,比喻别人的掌握控制范围。
  • :懒散、懈怠。
  • 轻子贡:轻视子贡。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善于言辞。这里是说刘贡父少年时雄辩超过子贡。
  • 再伤弓:化用“惊弓之鸟”典故,比喻人受到过伤害,心里仍有余悸。
  • 戢(jí)翼:收敛羽翼,比喻退隐。
  • 竹西:地名,在扬州城北。
  • 湾口:具体所指不详,应是送别之地。
  • 鬨(hòng) :同“哄”,喧闹嘈杂。

翻译

去年送刘郎离去的时候,醉酒后的言语就已让众人惊叹。如今大家各自漂泊,谁还有心思摆弄笔砚写诗做文章。我觉得人的命运并非完全由天定,就像后羿射箭也未必都能射中目标。作诗不过是暂且排遣心中的意绪,人到老年已懒得去讥讽什么。

夫子您少年的时候,雄辩之才连子贡都比不上。但近年来您好似惊弓之鸟般再次受到伤害,收敛羽翼也时常想起从前的伤痛。在广陵相聚痛饮了三天,彼此相对恍然如在梦中。何况又遇上贤明好客的主人,白酒如泉水从春瓮中溢出。

在竹西挥手作别,在湾口还多次远远相送。真是羡慕你离去后能如此安闲自在,而我所在的地方正喧闹嘈杂。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友人刘贡父等人在广陵相聚时所作。开篇回忆去年送别刘贡父时的情景,“醉语已惊众”生动地展现出刘贡父的才情和个性 。中间部分写各自漂泊的状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同时提到刘贡父的人生起伏,“再伤弓”“戢翼”等词写出其命运波折后的心境变化。诗中着重描述了此次广陵相聚的过程,“广陵三日饮”“白酒泼春瓮”营造出相聚时的欢乐融洽氛围,又通过“恍如梦”表达出一种时光流转、感慨人生如梦的复杂情感。最后“羡子去安闲,吾邦正喧鬨”以对比手法,表达出对刘贡父安闲生活的羡慕以及对自己所处环境喧闹不安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对人生的思考,也有相聚的欢乐和分别时的感慨,在平实的语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