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犹子迟赠孙志举
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
从横落模范,谁复甘饥贫。
可怜方回痴,初不疑嘉宾。
颇念怀祖黠,嗔儿与兵姻。
失身堕浩渺,投老无涯垠。
回看十年旧,谁似数子真。
孙郎表独立,霜戟交重闉。
深居不汝觌,岂问亲与邻。
连枝皆秀杰,英气推伯仁。
我从海外归,喜及崆峒春。
新年得异书,西郭有逸民。
小孙又过我,欢若平生亲。
清诗五百言,句句皆绝伦。
养火虽未伏,要是丹砂银。
我家六男子,朴学非时新。
诗词各璀璨,老语徒周谆。
愿言敦宿好,永与竹林均。
六子岂可忘,从我屡厄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轩裳:指官位爵禄。
- 炉鞲(gōu):指熔炉和鼓风吹火的皮囊。比喻造就。
- 从横:同“纵横”,放肆,无所顾忌。
- 方回:指贺铸,字方回。
- 怀祖:指谢玄,字怀祖。
- 浩渺:形容广大、辽阔。
- 无涯垠:无边际。
- 孙郎:指孙志举。
- 重闉(yīn):指重重城门。
- 崆峒:山名。
- 逸民:指遁世隐居的人。
- 朴学:指质朴的学问。
翻译
官位爵禄如同大的熔炉和皮囊,造就了这一世的人。放肆地落下模子规范,谁又甘愿忍受饥饿贫穷。可怜贺铸那般痴迷,当初毫不怀疑那嘉宾。很是念想谢玄的狡黠,嗔怪儿子与兵联姻。迷失自身堕入广大辽阔之中,到老也没有边际。回头看十年前的旧人,谁像这几个人那么真诚。孙志举表现出特立独行,如霜般的戟交叉在重重城门。深居简出不被你看到,哪里会问是亲人还是邻居。连着的枝叶都很优秀杰出,英气可推谢尚(字伯仁)。我从海外归来,高兴赶上崆峒山的春天。新年得到奇异的书,西城外有遁世隐居的人。小孙又来拜访我,欢喜得如同平素就很亲近。清新的诗歌五百字,句句都无比卓越。培养的火候虽然还未降伏,却已是丹砂银般珍贵。我家有六个男子,质朴的学问并非时髦新奇。诗词各自璀璨,老一套的话语只是周全诚恳。希望能增进旧有的友好,永远和竹林之贤一样。这六个人怎能忘记,跟从我多次遭遇困厄。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众多友人的感慨和情感。诗中以各种意象和事例来描绘不同人物的特点和经历。如提到“方回痴”“怀祖黠”等,表现出对友人性格的认知。对孙志举的描绘突出了其独立、杰出的形象。苏轼还回顾了与众人的交往和情谊,如与小孙的亲密。诗中也体现了对文学、学问的看法,强调家中学子的质朴学问。整体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与赞赏,也有对情谊的珍视和对学问的思考,反映出苏轼广阔的人际关系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