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 梅花

· 苏轼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拼音

注释

阮郎归:词牌名。唐教坊曲有《阮郎迷》,疑为其初名。词名用刘晨、阮肇故事。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浙江剡县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被邀至家。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已十世。二人重返天台访仙女,踪迹已杳。详见《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天台二女》引《神仙记》。曲名本此,韵密而平和,故作凄音。宋人用此调者甚众。双调,四十七字,前後阕各四平韵。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但多仅用其前半阕或後半阕,用作引子;其二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宋丁持正词有「碧桃春昼长」句,名《碧桃春》。李萧远词名《醉桃源》。曹双溪词名《宴桃源》。韩涧泉词有「濯缨一曲可流行」句,名《濯缨曲》。 题注:明吴讷钞本卷下、《苏长公二妙集》本题作「梅词」。明吴讷钞本《拾遗》卷重出,调名改作「醉桃园」,题同。毛本作「集句梅花」。 「暗香浮动月黄昏」句:傅子立注:「林和靖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刘尚荣按:「句见《林和靖先生诗集·卷二·山园小梅之一》。」 「堂前一树春」、「儿家常闭门」句:傅子立注:「唐诗:『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枝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得入来。』」刘尚荣按:「此乃蒋维翰《春女怨》诗,见《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五》。」 雪肌冰:傅子立注:「《庄子》:『肌肤若冰雪。』」刘尚荣按:「见《庄子·卷一·〈内篇·逍遥游〉》。」 玉容:傅子立注:「白乐天诗:『玉容寂寞泪阑干。』」刘尚荣按:「句出《长恨歌》,见《白氏长庆集·卷十二》。」 香腮:明吴讷钞本《拾遗》作「宫妆」。 岭头:《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陇头」,近是。傅注本词正文及注均作「岭头」,应有所本。 「折花欲寄岭头人」句:傅子立注:「《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岭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刘尚荣按:「事见《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果部·梅〉》。《御览》『岭头』作『陇头』,近是。」 「江南日暮云」句:傅子立注:「柳文畅诗:『日暮江南春。』」刘尚荣按:「句见《江南曲》,『暮』原作『落』,见《玉臺新咏·卷五》,别见《艺文类聚·卷四十二·乐府》,《乐府诗集·卷二十六·乐府》。」云,傅注本、元延祐本作「春」,元延祐本原校:「一作『云』。」明吴讷钞本作「云」,义胜。又龙榆生笺:「彊邨本以『春』韵複,据改。」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暗香:清幽的香气。
  • 玉容:女子美好的容貌。
  • 岭头:指山岭之上。

翻译

清幽的香气在月光朦胧的黄昏飘散。屋堂前有这一树梅花像是春天。东风为何吹进西边邻居家。女儿家常常关闭着门。 她如冰雪般的肌肤带着凉意,美丽的容颜是那么真切。香腮上的粉好像还没涂抹均匀。折下梅花想要寄给那山岭之上的人。此时江南已日暮且有云霭。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以及女子与梅花相关的行为,营造出一种清幽、冷艳又略带惆怅的意境。上阕“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极其传神地描绘出梅花的神韵和氛围,“堂前一树春”则强调了梅花带来的春日气息。“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常闭门”,展现出一种安静而神秘的情境。下阕进一步描述梅花如女子般的美,“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细致地刻画了梅花的特质和美感。最后“折花欲寄岭头人”表达了思念之情,“江南日暮云”则增添了一种苍茫的情绪,使整首词的情感更为深沉和悠远。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