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定国
每得君诗如得书,宣心写妙书不如。
眼前百种无不有,知君一以诗驱除。
传闻都下十日雨,青泥没马街生鱼。
旧雨来人今不来,悠然独酌卧清虚。
我虽作郡古云乐,山川信美非吾庐。
愿君不废重九约,念此衰冷勤呵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字数进行和诗,以示尊重。
- 宣心:表达心意,倾诉内心。
- 书:这里指信件或诗歌。
- 驱除:排遣,清除烦恼。
- 都下:京城,这里指当时的开封。
- 青泥:形容道路湿滑,可能是指开封的街道因雨而泥泞。
- 没马:积水深到足以淹没马蹄。
- 生鱼:活鱼,形容雨水多得像池塘。
- 旧雨:老朋友,出自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 不来:指原本的朋友没有来访。
- 清虚:清静虚无,这里指清闲自在的状态。
- 作郡:担任郡守,古代地方行政单位的长官。
- 古云乐:古人常以山水之乐自比,此处指苏轼自称享受郡守的生活。
- 庐:居所,这里指理想的生活环境。
-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衰冷:衰老体弱,心情凄凉。
- 呵嘘:关心照顾,此处是对友人的关怀。
翻译
每次收到你的诗就像收到书信一样,倾诉心声比书写还要畅快。你笔下的世界无所不包,我知道你用诗歌驱散了心中的忧虑。听说京城连续下了十天大雨,街道上积水深得能养鱼。曾经的老朋友如今不再来访,我独自悠闲地饮酒,心境空灵。虽然我在这里做郡守,享受着山水之美,但这并不是我的归宿。希望你不要忘了重阳节的约定,记住我这个孤独的人,多多关心。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回应王定国的诗作,通过描述自己读诗的感受以及对友人生活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他以“每得君诗如得书”表达对王定国诗歌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渴望。诗中对京城雨景的描绘,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生动刻画,也暗含了对王定国生活境况的关心。苏轼虽自称“作郡古云乐”,但实际上他更向往心灵的宁静和真挚的友谊,这在他对重阳节的期盼中得以体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体现了苏轼诗歌的豪放与细腻并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