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仲素寺丞

· 苏轼
养气如养儿,弃官如弃泥。人皆笑子拙,事定竟谁迷。 归耕独患贫,问子何所赍?尺宅足自庇,寸田有馀畦。 明珠照短褐,陋室生虹霓。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 弹琴一长啸,不答阮与嵇。曹南刘夫子,名与子政齐。 家有《鸿宝书》,不铸金袅蹄。促膝问道要,遂蒙分刀圭。 不忍独不死,尺书肯见梯。我生本强鄙,少以气自挤。 孤舟倒江河,赤手揽象犀。年来稍自笑,留气下暖脐。 苦恨闻道晚,意象飒已凄。空见孙思邈,区区赋《病梨》。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养气:这里养气有修养身心、培养正气之意。
  • 弃官:舍弃官职。
  • 人皆笑子拙:人们都笑话你(王仲素)的迂拙。 :愚笨、迂拙。
  • 事定竟谁迷:事情最终确定下来后究竟谁才是糊涂的呢。 :糊涂。
  • 归耕:回乡耕种。
  • 问子何所赍(jī):问你(回乡)带了些什么。 :携带。
  • 尺宅:本指人的面部,这里借指住所。 尺宅:“尺”长度单位;“宅”,屋宅。
  • 寸田:道教语,指三丹田,这里可理解为内心。 寸田:“寸”,表示极短或极小;“田”。
  • 明珠照短褐:明珠的光辉照亮了粗布衣服。 短褐:粗布短衣。
  • 陋室生虹霓:简陋的屋子仿佛生出彩虹般的光彩。 虹霓(ní):彩虹。
  • 孔方兄:指钱,因旧时铜钱中有方孔,所以戏称钱为“孔方兄”。
  • 法喜妻:“法喜”指听闻佛法心生欢喜,这里比喻与高雅志趣相伴。“法喜妻”可理解为如同有个志趣相投的伴侣。
  • 阮与嵇:阮籍和嵇康,魏晋时期著名的文人、名士。
  • 曹南刘夫子:曹南的刘先生。 夫子:对男子的尊称。
  • 名与子政齐:名声和刘向(子政)相当。 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的字。
  • 《鸿宝书》:传说中的炼金术的书。
  • 金袅蹄(niǎo tí):铸金成马蹄形,是古代一种特制的金币。 袅蹄:马蹄形。
  • 问道要:询问道家的要义。 道要:道家的精义要旨。
  • 刀圭(guī):道家服食的丹药量器,这里指道家的真谛、秘诀。
  • 强鄙:倔强、浅陋。 :倔强; :浅陋。
  • 留气下暖脐:把气息留存下来温暖脐部。(一种养气养生做法)
  • 意象飒(sà)已凄:心意情绪已经悲凉。 :形容风声,这里形容境遇或心情悲凉。
  • 孙思邈(miǎo):唐代著名医学家。
  • 《病梨》:孙思邈所作文章。

翻译

修养身心就如同养育婴儿一样精心,舍弃官职就如同扔掉泥土般洒脱。人们都笑话你愚拙,可事情结局到底谁才是真正糊涂的呢。你回乡耕种只怕贫穷,想问你回乡带了些什么?住所足够自己安身,内心还很宽广有多余之处。明珠的光虽照在粗布短衣上,简陋的屋子却也仿佛生出绚丽彩虹。虽然没有金钱财富,却有高雅志趣相伴。你独自弹琴长啸,不理会阮籍和嵇康般世俗人物。曹南的刘夫子,名声和刘向相当。家中藏有《鸿宝书》,却不拿去炼制马蹄形的金币。你与他促膝长谈询问道家要义,承蒙他传授道家秘诀。不忍心看你独自修得长生,希望你写信给我指条明路。我生来倔强又浅陋,年少时还凭借意气行事。如同孤舟在江河中飘荡,赤手空拳想抓住大象和犀牛。近年来我自己都觉得好笑,把气息留存下温暖肚脐养生。只恨听闻道家真理太晚,如今心情已很悲凉。白白见到孙思邈,只为区区小事作了《病梨》赋。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赠予王仲素寺丞的作品。诗中苏轼表达了对王仲素弃官归耕这一行为的赞赏。开篇以“养气如养儿,弃官如弃泥”对比鲜明地展现王仲素对养气和为官的态度,看似愚拙却有着超脱的智慧,“人皆笑子拙,事定竟谁迷”质疑了世俗的评判标准。接着描绘王仲素归耕后的生活,虽物质简易但精神富足,“明珠照短褐,陋室生虹霓”尽显其超脱物外的风采,“法喜妻”强调其精神支柱而非世俗财富。诗中提及曹南刘夫子及道家内容,反映王仲素的求道经历,体现出对道家追求身心修养境界的向往。苏轼将自身经历与感悟融入,感叹自己年少气盛行事鲁莽,如今追求养生有所转变,又悔恨闻道太晚。整诗将对友人品质行为的赞叹、自身经历感悟以及求道心得融为一体,语言通俗易懂却蕴涵深刻哲理,情感真挚,展现苏轼独特文学风格与深邃思想境界 。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