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

· 苏轼
雨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 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 芳草不锄当户长,珍禽独下无人见。 觉来身世都是梦,坐久枕痕犹著面。 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 伏波论兵初矍铄,中散谈仙更清远。 南都从事亦学道,不惜肠空誇脑满。 问羊他日到金华,应许相将游阆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左藏:古代官职。
  • 纨扇:用细绢制成的团扇。
  • 伏波:指伏波将军马援。
  • 矍铄(jué shuò):形容老人精神好。
  • 中散:指中散大夫嵇康。

翻译

雨很充足谁说春麦矮小,城墙坚固不害怕秋涛翻卷。白日漫长只有睡觉才适宜,半脱下纱巾团扇也掉落。芳草不锄在门口长得很长,珍禽独自飞下也无人看见。醒来感觉身世都如同梦境,坐得久了枕上的痕迹还留在脸上。城西忽然报说故人到来,急忙清扫风轩来煮麦饭。就像伏波将军谈论兵事起初那样精神,中散大夫谈论神仙更加清逸高远。在南都做事的人也学习仙道,不吝惜空腹而夸赞精神富足。询问将来何时能到金华,应该答应相携一同游历阆苑。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诗的开头描述了春麦的生长和坚固的城墙,展现出安稳之景。接着写白天漫长适宜睡觉,体现出一种慵懒。芳草和珍禽无人打扰的描写则增添了静谧的感觉。对梦境和枕痕的描写,透露出一种虚幻和惬意。后半部分提到故人来访,展现出生活中的一份随性和友情。诗中借用伏波将军、中散大夫等形象,既增加了文化内涵,又表达了对不同人生态度的思考。整体语言流畅自然,闲适的意境中蕴含着对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