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

· 苏轼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与可:北宋画家,名同,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曾任洋州(治所在今陕西洋县)知州等。
  • 箨(tuò)龙:竹笋的异名。

翻译

汉水一带的修长竹子便宜得如同蓬草一般,斧头什么时候曾饶恕过竹笋呢。料想那清贫而贪馋的太守,渭水之滨千亩竹林已经在他胸中了。

赏析

这首诗语言俏皮幽默,充满意趣。前两句写汉川竹子之多且不值钱,甚至斧头都不会怜惜竹笋。后两句则转向想象文与可这位太守对竹子的喜爱,说他虽清贫却馋竹子,仿佛那渭水之滨的千亩竹林都被他藏在了心中,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文与可对竹子的特殊情感以及苏轼对他的打趣,也体现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诙谐的相处氛围。同时,“渭滨千亩在胸中”也隐含着对文与可胸有丘壑、才华出众的赞美。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