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次其韵

· 苏轼
季子应嗔不下机,弃家来伴碧云师。 中秋冷坐无因醉,半月长斋未肯辞。 掷简摇毫无忤色,投名入社有新诗。 飞腾桂籍他年事,莫忘山中采药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子:在这里泛指离家远游的人,诗中代指汪覃秀才。
  • 嗔(chēn):生气,责怪。
  • 不下机:出自《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出游多年而无所成,回家后嫂子不下织机迎接,以形容对苏秦的轻视。这里借指汪覃秀才离开家可能被家人嗔怪。
  • 碧云师:指山中修行的僧人,寓意山中远离尘世的隐者。
  • 长斋:长期坚持吃素,不沾荤腥,是一种修行方式。
  • 掷简摇毫:简和毫都是书写工具,这里指汪覃秀才作诗挥洒自如。
  • 忤(wǔ)色:不高兴的神色。
  • 投名入社:指加入某个团体,在这里可能暗示加入山中诗社之类。
  • 桂籍:古代称科举登第为“折桂” ,“桂籍”即科举功名簿,代指科举功名。

翻译

汪覃秀才你离开家远游,家里人可能要嗔怪你就像以前的苏秦让嫂子都不下织机迎接了,而你却毅然弃家来陪伴山中那位超凡脱俗如碧云般的僧人。中秋佳节时你独自冷冷地坐着,没能因为佳节而醉酒,半个月来一直坚持吃斋毫不推辞。你吟诗挥墨自在随性,一点没有不悦之色,加入山中某个团体后又创作了新的诗词。未来科举飞黄腾达获取功名那是以后的事,可千万不要忘了在这山中一起采药的美好时光啊。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久留山中的汪覃秀才的唱和之作。诗中前两联通过对汪覃离开家、中秋冷坐和坚持长斋等行为的描写,刻画了汪覃秀才超脱世俗、乐于山中清幽生活,具有坚定修行意志的形象。 “掷简摇毫毫无忤色,投名入社有新诗”则展现出汪覃在山中尽情创作、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的才情与闲适心境。最后一句“飞腾桂籍他年事,莫忘山中采药时”,既对汪覃秀才未来在科举道路上的发展抱有期待,又委婉地提醒他,不要忘记山中的这段清心自然的生活经历,流露出苏轼对山中惬意时光的留恋与珍惜,以及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既有人间烟火中的情谊关怀,又有超脱世外的空灵意境 ,体现了苏轼诗作独特的魅力。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