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治易僧智周

· 苏轼
寒窗孤坐冻生瓶,尚把遗编照露萤。 阁束九师新得妙,梦吞三画旧通灵。 断弦挂壁知音丧,挥麈空山乱石听。 斋罢何须更临水,胸中自有洗心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窗:寒冷的窗户,常用来形容清苦的环境。
  • 冻生瓶:形容天气极寒,水瓶都结了冰。
  • 遗编:指前人留下的著作。
  • 照露萤:像用萤火虫的光照明读书,化用囊萤夜读典故,表示刻苦学习。
  • 阁束:搁置,束之高阁 。
  • 九师:指《易经》的多种注释讲解流派 。(zhǔ):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魏晋时期,清谈家们常执麈尾以助谈锋。
  • 挥麈:挥动麈尾,这里指僧智周讲经说法。
  • 《洗心经》:这里借指能净化心灵的智慧经文。

翻译

在寒冷的窗边独自坐着,水瓶都结了冰,可还在用如萤火虫般微弱的光,照着前人留下的经典著作苦读。放弃多种《易经》繁杂讲解而独得精妙之处,好像梦中领悟了《易经》玄妙而通神灵。如同断弦挂在墙上,知音已经消逝;在空旷的山间挥动麈尾讲经说法,只有乱石倾听。吃罢斋饭又何须再去临水沉思呢,因为僧智周胸中有能净化心灵的智慧啊 。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赠与精通《易经》的僧人智周的作品。开篇“寒窗孤坐冻生瓶,尚把遗编照露萤”描绘出智周刻苦钻研学问的画面,极寒的环境与努力读书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的勤奋与专注。颔联“阁束九师新得妙,梦吞三画旧通灵”则从正面讲述智周对《易经》学习的深入,他不拘泥于众多流派的解说,而是有自己独到的领悟,仿佛得到了神秘的启迪。颈联“断弦挂壁知音丧,挥麈空山乱石听”营造出一种孤独而落寞的氛围,但也同时体现出智周不受外界干扰,依旧坚守讲经说法布道,豁达超脱。尾联“斋罢何须更临水,胸中自有洗心经”升华主题,点明智周内心因学识和修养已无比纯粹、澄澈,无需借助外物来净化心灵,高度赞扬了智周的智慧与境界 。整体诗歌既有对智周刻苦钻研精神的赞美,也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心境,富有哲理且意境深远。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