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缕:线。
- 茵陈:一种蒿类野草,可入药。
- 椒花:晋刘臻妻陈氏曾在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后常用以表示新年祝词。
-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 土牛:古代在立春前一日有迎春、鞭春等仪式,以土制的牛为象征。
翻译
盘中堆积着红线和细茵陈,巧妙地与椒花两者竞相新鲜。儿童时候的竹马游戏如今哪能相信自己已老,土牛到了明日就不要拒绝春天。在西湖玩水还是应当早些,去北寺观灯要赶在恰当的时候。我这白发苍颜又有谁会记得,早晨频繁打喷嚏又是为了谁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日过后、明日立春时寄给友人鲁元翰的。诗中通过对新年景象和习俗的描写,如堆盘的物品、椒花、竹马、土牛等,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自己年华渐老的感慨,如“竹马异时宁信老”。还提到了西湖玩水、北寺观灯等活动,显示出生活的情趣。结尾以打喷嚏这一细节作结,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整体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复杂心情和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