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
铅膏染髭须,旋露霜雪根。
不如闭目坐,丹府夜自暾。
谁知忧患中,方寸寓羲轩。
大雪从压屋,我非儿女萱。
平生学踵息,坐觉两?温。
下马作雪诗,满地鞭棰痕。
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
道逢射猎子,遥指狐兔奔。
踪迹尚可原,窟穴何足掀。
寄谢李丞相,吾将反丘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铅膏:化妆用的铅粉和油膏。
- 髭须:zī xū,嘴周围的胡子。
- 丹府:心的别称。
- 暾:tūn,刚升起的太阳。
- 羲轩:伏羲氏和轩辕氏(黄帝)的并称。
- 踵息:道家的一种呼吸法。
- ?:同“踵”。
- 棰:chuí,鞭子。
翻译
用铅膏染了胡子,瞬间就露出了像霜雪一样的发根。不如闭上眼睛安坐,内心在夜里也会如朝阳般光明。谁知道在忧患之中,内心蕴含着伏羲和黄帝般的境界。大雪好像要压垮房屋,我可不是只知儿女情长的人。一生学习踵息之法,坐着就感觉两脚温暖。下马写这首雪诗,雪地上满是鞭子的痕迹。长久站立眺望原野,为黎民百姓悲歌。路上遇到打猎的人,遥遥指着狐狸兔子在奔跑。他们的踪迹还可以追寻,洞穴哪里值得去挖掘。寄言感谢李丞相,我将要回到田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蔡州道上遇雪时的情景和心境。诗中体现了他面对困境的从容和内心的高远境界,即便处于忧患中,依然胸怀广阔。“铅膏染髭须”等句写外貌变化,“不如闭目坐,丹府夜自暾”展示其内心的宁静与光明。“大雪从压屋,我非儿女萱”则表现他的坚毅及不被环境影响。描写遇雪写诗,以及对原野、黎民的关注,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百姓的关心。最后提及与李丞相相关内容,表达了某种愿望或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富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