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榆

· 苏轼
忆我初来时,草木向衰歇。 高槐虽惊秋,晚蝉犹抱叶。 淹留未云几,离离见疏荚。 栖鸦寒不去,哀叫饥啄雪。 破巢带空枝,疏影挂残月。 岂无两翅羽,伴我此愁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
  • 淹留:长期逗留,羁留。

翻译

回忆我刚到来的时候,草木正趋向衰残停歇。高大的槐树虽然已感受到秋天,晚蝉还依然抱着树叶。没停留多久,就渐渐看到稀疏的荚果。栖息的乌鸦在寒冷中也不离去,悲哀地鸣叫着饥饿地啄食积雪。破碎的鸟巢连着空空的树枝,稀疏的影子挂在残缺的月亮下。难道就没有两只翅膀,来陪伴我这无尽的愁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御史台的榆及周围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冷清的氛围。诗的开头回忆初来时草木的衰歇之态,随后描绘高槐、晚蝉、疏荚等,展现出季节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栖鸦、破巢、残月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与哀愁。诗人感到愁苦却无奈,只能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述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整首诗意境凄美,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感慨和孤寂的心境。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