郿坞

· 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郿坞:东汉末年董卓所建的城堡。
  • 脐脂:董卓被杀后,被肥胖的尸体肚脐眼上的油脂。(“郿”读作 méi)

翻译

身穿厚甲前行有何可惧怕的,郿坞中有大量的金子足够作为后退的依靠。到底哪个英雄能像他这样呢,那肚脐眼上的油脂自己照明都不需要灯了。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董卓的一种调侃和讽刺。诗中通过描述董卓仗着衣中甲厚和郿坞里的巨额财富而有恃无恐,却最终落得个悲惨下场,来突出其行为的荒谬和命运的讽刺性。最后一句“脐脂自照不须灯”更是以一个奇特且具有诙谐感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对董卓可笑形象的刻画,体现了苏轼独特的幽默才情和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见解。全诗语言简洁明快,颇具讽刺意味。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