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纶

· 苏轼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津亭: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
  • 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
  • 槊(shuò):古代的一种兵器。
  • 椽(chuán):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翻译

在河西地区有个勇猛之士没人认识,傍晚时分在渡口的亭子里观看过往船只。路人只觉得他的青白色马很瘦,却不知道他的铁槊大得如椽子般。他说西方很久没有战斗了,就剪头发表示愿意作万骑的先锋。我应当靠着车前横木观看,看着你飞箭射中蛮人军阵。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一位不被人知的河西猛士。前两句通过其日暮时在津亭的行为,展现他的落寞不为人知。中间两句通过对比路人只看到表面的马瘦,而不知其厉害的兵器,突出猛士的不凡。后两句则写出猛士愿为先锋作战的豪情,以及诗人对他的期待与关注。全诗对这位猛士的刻画简洁而生动,既表现了猛士的形象与气魄,也传达出诗人对其的赞赏之情。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