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龙图诜挽词

· 苏轼
挺然直节庇峨岷,谋道从来不计身。 属纩家无十金产,过车巷哭六州民。 尘埃辇寺三年别,樽俎岐阳一梦新。 他日思贤见遗像,不论宿草更沾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陆龙图诜(shēn):陆诜,字介夫,曾任龙图阁直学士。
  • 挺然直节:形容刚正不阿的操守。
  • 属纩(zhǔ kuàng):指人临终。
  • 辇(niǎn)寺:指皇帝车驾所经停留之处。
  • 樽俎(zūn zǔ):指宴席。
  • 宿草:隔年的草。

翻译

他挺着刚正不阿的操守庇护峨岷地区,谋划大道从来不顾惜自身。临终时家里没有十金的财产,经过的街巷有六州的百姓痛哭。在皇帝车驾经停的地方已经分别三年,在岐山之阳的那次宴席就如同一场新的梦。以后想起贤能的他看到他的遗像,不论那隔年的草都会再次泪湿衣襟。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陆诜所写的挽词。诗中高度赞扬了陆诜的高尚品德和刚直操守,他一心为公,毫不为己。他去世时家贫如洗,却深受百姓爱戴和怀念,体现了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诗中还表达了对与陆诜过往交集的回忆和感慨,以及对他离世的悲痛之情。最后一句通过“宿草”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深深的哀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简洁凝练,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陆诜的敬重和怀念。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