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辞官不出:主动请求或被免去官职,不再出仕。
- 意谁知:心意谁能理解?
- 敢:岂敢,反问语气,表示不满或无奈。
-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怨位卑:因官职低微而感到不满。
- 万事悠悠:世事繁多而纷乱。
- 付杯酒:借酒浇愁,寄托情感。
- 流年:光阴流逝。
- 冉冉:形容缓慢,这里指岁月匆匆。
- 霜髭:白发,比喻岁月之迹。
- 策曾忤世:曾经的策略或主张不合于世俗。
- 人嫌汝:人们厌恶你。
- 《易》:《易经》,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这里可能指以《易经》中的智慧来忘却烦恼。
- 家有师:家中有能指导自己的智者。
- 知心:知己,心意相通的人。
- 梦魂相觅:梦中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 苦参差:形容心情复杂,难以安宁。
翻译
决定不再出仕的决定又有谁知道呢?我岂敢在政治清明的时候抱怨职位太低。世间琐事太多,只能借酒消愁,看着年华一点点在白发中逝去。那些曾经与世俗相悖的主张让我受人厌弃,幸好家中有《易经》这样的智慧可以忘却忧虑。除此之外,还有谁能真正理解我的心?只能在梦中苦苦追寻那失落的知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在病中对弟弟苏辙(字子由)选择辞官不赴任的感慨。他一方面理解弟弟的选择,认为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因地位不高而被人误解也是常事。另一方面,诗人通过饮酒、观照自身白发的增长,感叹时光易逝,世事纷扰。同时,他也借《易经》寻求心灵的慰藉,但又深感知音难觅,唯有在梦中与兄弟的心灵相会。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亲情的渴望和对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