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四雪中赏梅

· 苏轼
腊酒诗催熟,寒梅雪斗新。 杜陵休叹老,韦曲已先春。 独秀惊凡目,遗英卧逸民。 高歌对三白,迟暮慰安仁。
拼音

所属合集

#梅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和人的诗并依原诗用韵的次序。
  • 腊酒:腊月酿的酒。
  • 杜陵:在今西安市东南。杜甫常以杜陵表示自己的祖籍京兆杜陵,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 韦曲: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因诸韦世居此地得名。这里可能暗指美好之地。
  • 遗英:落花。
  • 逸民:指隐居的人。
  • 三白:指雪,因为雪为白色,多用“三白”代称。
  • 安仁:西晋文学家潘岳的字 ,潘岳曾作《秋兴赋》感叹自己年老。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翻译

腊月的美酒在诗作的催促下酿造成熟,寒梅在雪中争奇斗艳相互比新。我这个像杜陵客一样的人啊,不要总是叹息自己已老,那韦曲之地仿佛已提前迎来了春天。梅花独自盛放让平凡的世人感到惊艳,凋零的花瓣静卧在隐居之士的身旁。面对这漫天飞舞的瑞雪放声高歌,在这迟暮之年安慰自己莫要像潘安仁那样哀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中赏梅的情境。开篇“腊酒诗催熟,寒梅雪斗新”,营造出一种酒韵梅香、雪色争春的活泼氛围,让人感受到冬季里独特的生机。 “杜陵休叹老,韦曲已先春”表现出诗人自我宽慰的心境,虽感叹岁月,但也能从周围的美好事物中寻得宽慰。“独秀惊凡目,遗英卧逸民”,既写梅花独立不凡惊艳世人,落下的花瓣又体现出一种超脱与隐逸的气质,或许影射着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和与众不同的人生境遇。最后“高歌对三白,迟暮慰安仁”,诗人面对雪景放声高歌,在暮年懂得释怀,以积极心态面对老去。整首诗情景交融,借赏梅传递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 ,在描绘梅花与雪景中蕴含着诗人对岁月和人生的思考 。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