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太虚梅花
化工未议苏群槁,先向寒梅一倾倒。
江南无雪春瘴生,为散冰花除热恼。
风清月落无人见,洗妆自趁霜钟早。
惟有飞来双白鹭,玉羽琼枝斗清好。
吴山道人心似水,眼净尘空无可埽。
故将妙语寄多情,横机欲试东坡老。
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
且撼长条餐落英,忍饥未拟穷呼昊。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化工:自然造化。
- 槁(gǎo):枯萎。
- 瘴(zhàng):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
翻译
自然造化还没商量让万物复苏,就先向寒梅尽情倾倒爱意。江南没有雪而春天有瘴气产生,是为了驱散那如冰花般的烦恼热气。风清月明却无人看见,梅花洗去妆容独自趁着晨钟早早开放。只有飞来的一双白鹭,洁白的羽毛与梅花的琼枝争斗着谁更美好。吴地山人心如止水,眼净心空没有什么可扫除的。所以将精妙的话语寄给多情之人,想试探东坡老人的诗才。东坡老人的旧习还没有完全除尽,时而又写长篇来书写小草。暂且摇曳着长条来吃飘落的花瓣,忍受着饥饿也不打算竭力呼喊上天。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梅花展开,既描绘了梅花的孤高之姿,也借此抒发了诗人的一些情感与思考。诗中用“化工未议苏群槁,先向寒梅一倾倒”突出梅花凌寒独立、率先绽放的独特地位。“风清月落无人见,洗妆自趁霜钟早”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展现梅花的高洁与孤寂。“惟有飞来双白鹭,玉羽琼枝斗清好”更以白鹭来衬托梅花的美丽。后半部分提到吴山道人的心如止水,以及与自己的互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梅花这个意象表达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