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食:清明前一天,古人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
- 二月晦:农历二月的最后一天,即阴历小月的最后一天。
- 生烟:形容树木茂密,新叶生长,犹如轻烟笼罩。
- 绕城骏马谁能借:意指骏马难寻,无人可供骑游。
- 意尽便:意兴阑珊,意指游玩兴致已尽。
- 那计盏:不顾及饮酒的器皿,只求畅饮。
- 偶题诗句:随意写诗,不拘形式。
- 啼鵙:鸟名,又名子规,叫声如“不如归去”,常引发游子思乡之情。
- 羁旅:漂泊在外的人。
- 废田:荒芜的农田。
翻译
今年的寒食节恰逢二月最后一天,树林深处绿意盎然,仿佛蒙上一层淡淡的烟雾。环绕城市的骏马无人能借给我,我在各处名园游览,心情却渐渐消沉。只管挂着酒壶,哪管用什么杯子喝酒,偶尔随性吟诗,也不必刻意编排。忽然听到杜鹃鸟的啼叫,勾起了我旅途中的孤独感,江面上又有谁在整理那些废弃的农田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在寒食节时所作,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景色和自己的游园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以“生烟”的树林、“骏马难借”的困境,寓言了自己仕途上的艰难。而“但挂酒壶”、“偶题诗句”则体现了他洒脱不羁的性格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结尾处,子规啼声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流露出淡淡的忧国忧民之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