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晁说之《考牧图》后
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
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
我鞭不妄发,视其后者而鞭之。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
寻山跨坑谷,腾趠筋骨强。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晁说之: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 百斛(hú)舟:极言船的容量之大。斛,古代容量单位。
- 腾趠(chuō):跳越。趠,读音为 chuō。
翻译
我往昔在田间,只知晓羊和牛。平川之上牛背平稳,就如同驾驶着能装百斛的大船。船在前行无人而岸仿佛自行移动,我躺着读书牛并不知道。前面有上百只羊,听我挥鞭的声音如同战鼓。我鞭子不随便发出,看着落在后面的羊才挥鞭。水泽之中草木生长,草长了会使牛羊生病。寻找山岭跨越坑谷,跳跃使筋骨强壮。在烟雨中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长林之下,年老到如今只能空对着这幅画。这世间如同马耳被东风吹过,悔恨没有长久地做个多牛的老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牧牛放羊的生动景象,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前几句展现了牛背的安稳如舟行,以及作者在牛旁读书的自在。写鞭打羊的细节反映出作者的细心观察和独特感悟。描述牛羊在草木中的生活状态也富有意趣。后面写作者对过去经历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后悔没有一直过着那样简单的牧牛生活,通过对比表达出对悠闲自在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生动地勾勒出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景与心境。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 》 —— [ 宋 ] 苏轼
- 《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 —— [ 宋 ] 苏轼
-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 》 —— [ 宋 ] 苏轼
- 《 观湖二首 》 —— [ 宋 ] 苏轼
- 《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 》 —— [ 宋 ] 苏轼
- 《 减字木兰花 · 送赵令晦之 》 —— [ 宋 ] 苏轼
- 《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 》 —— [ 宋 ] 苏轼
- 《 西江月 · 杭州交代林子中席上作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