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鮰鱼一绝

· 苏轼
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㹠不药人。 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首:指鮰鱼,鮰鱼是一种淡水鱼,头部相对较大 。
  • 河㹠(tuí):即河豚,体型圆滚滚,有气囊。“不药人”是说不像一般认为的那样有毒。
  • 寄语:传话,转告话语 。
  • 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这里泛指掌管河水的神灵 。
  • 水精鳞:像水晶般透明的鱼鳞。

翻译

粉红色的鮰鱼鲜嫩并且没有小刺,雪白色的河豚不再让人害怕它的毒性。我想传话给老天爷和河神,能不能赐予这些鱼像水晶般剔透漂亮的鳞片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戏作,充满了幽默与奇幻色彩。开篇两句,用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写了鮰鱼的粉红与无骨、河豚的雪白且无毒,展现了两种鱼类的美味特性,让人对这两种食材浮想联翩。后两句则笔锋一转,别出心裁地向老天爷和河神祈愿,希望它们能给这些鱼配上如水晶般美丽的鳞片 。这不仅体现了苏轼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更流露出他对自然万物美好的一种向往。通过诙谐的手法,诗歌将美食、想象与神话元素相结合,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展现出苏轼才情非凡与对世间万物的浓厚兴趣 。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